地处藏、青、疆三省交界处的安多县,平均海拔5200米,气候严酷、高寒缺氧,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50%,气压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年平均气温零下2度,是让人畏惧的“生命禁区”,人们经常用“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来形容这里。
就是在这样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安多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张学功带领广大官兵民兵,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创新国防动员理论并积极实践,把驻地作故乡、把群众当亲人,在履职尽责中树立新时期良好军人形象,在藏北高原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爱国奉献之歌。
图为张学功慰问当地困难群众。
以学促干的“排头兵”
“只有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真正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才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解决制约部队发展的矛盾问题。”在安多,无论军营还是地方,张学功都以热爱理论学习著称。
图为张学功向当地群众讲解征兵政策。
“安多是数条生命线和大动脉组成的‘天路廊道’,守护好天路廊道的安全畅通,既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责任!”张学功从狠抓政治教育、创新民兵军事训练、改善军事基础设施入手,力争使安多县的国防动员能力上一个大台阶。针对民兵政治教育任务,他专门编写并下发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民兵政治教育教案、国防相关法规制度学习资料,确保民兵队伍和各乡镇武装部建设打开新局面;突出灵活组训,采取“相似课目融合训、大小课目穿插训、体能课目循环训、队列课目全程训、重难点课目过关训”的方法,在基础理论学习上突出“必需”“够用”,专业理论上突出“加劲”“加深”,实务操作上突出“规范”“标准”将人员、场地、器材教练员优化组合;为每名官兵建立军事训练成绩档案,实行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军事训练日统计、周报告制度,坚持每天小结每半月一阶段考、每月一总结讲评;定期开展战备工作检查、战备拉动演练,以陆军等级考评为牵引狠抓官兵军事素质磨砺,采取人武部大集中与各乡镇小分片相结合方式抓好民兵军事训练,多措并举抓好征兵宣传,突出敏感时节、出动民兵 400 余人次参加军警民联合巡逻执勤,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推进。
汗水溅落处,花果自香甜。安多县的民兵队伍不仅担负着反恐维稳、抢险救灾、治安联防、专业救援等任务,还负责巡护安多县辖区内的重要交通线路、输油管道和电力线路等“生命线”,每年都有500多人次参与到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的保畅通任务之中,在安多的道路沿线,总少不了护路民兵的身影。正因如此,张学功和他的战友们被当地群众和进出藏人员亲切地称为天路廊道“守护神”。
军营变绿变美了,官兵精神面貌更好了,安多的国防动员能力提高了,张学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张学功常常放弃休假留守安多,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训练强度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为缓解高血压、心脏病、失眠、胸闷等症状只好大把吃药,老家年迈的父母、患病的妻子、中考的儿子都无暇顾及……他把所有的爱都奉献在藏北高原。
民族团结的“好楷模”
图为张学功在次成家里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