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县特色文化
2019-03-31 17:55:57      来源:安多县宣传部    
0

1.png

安多服饰

安多采盐歌

采盐是一种古老的劳作方式,其重要性可以说是关系藏民族的生存延续。大约一千多年来,藏北男人每天都要赶着牦牛去盐湖驮盐,一般行程几百公里及至上千公里,十分辛苦。渗透着汗水的漫漫无边的驮运路是藏民族精神的缩影。依循古人的说法,如果一个男人一生参加九次驮盐,就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驮盐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其意义早已超过了一种劳作方式本身。而更多地赋予了宗教式的神圣,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负载了丰富的文化符码号,譬如如驮盐队拒绝女人参加,驮盐男人们要专门组成临时家庭,有采盐过程中的戒律。男人门之间互相称谓为“爸爸”、“妈妈”、法官、煨桑布、保布(第一次参加驮盐的人)等组成,各司其职。“爸爸”统管整个驮队事物,“妈妈”负责做饭、烧菜、打杈,煨桑布负责念经等,其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采盐歌是在漫长的驮盐过程中形成的民间歌谣。

安多服饰

藏北安多服饰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盛唐时期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影响,服装文化逐渐走向成熟发展。安多牧民世代衣着羊皮藏袍,以抗高寒。牧民的服装因日常与节日的不同,日常服装讲究轻便耐穿,节日礼仪服装则质地高档。安多的服饰与其它地方的服饰不同之处,主要是帽子很特别。根据安多高寒的气候特点,制帽原材料主要为羊羔皮、丝绸等,帽顶中央树起一根20-30厘米长的用布条卷起或用毛线手工编结的小柱子。安多藏袍都带有佩饰,含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安多男子藏袍腰带上佩有腰刀、火镰、子弹夹等,是传统游牧生活的主要特征。据统计,全县牧民户中有贵重衣物和贵重饰品的占70%以上,从这一则面反映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大提高了牧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剪羊毛歌

剪羊毛歌是一种人在剪羊毛时和着劳动拍子边唱边剪的一种劳动歌,在每年的藏历7月中旬牧民们选择一个吉日,这一天赶羊人很早将羊群赶入畜圈内,前来帮忙剪羊毛的能手们开始忙碌时,羊群骚动,场面非常壮观。在剪羊毛过程中,剪羊毛着一边剪羊毛一边不停地唱着剪羊毛歌,妇女们在剪完羊毛的羊身上涂抹自家羊的颜色标记。剪羊毛歌用丰富的想象力把羊群比做撒在草地上的冰雹,把堆起的羊毛比做雪山等,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涉及生活、政治、宗教、文化、道德、自然、地理等方方面面,它从发展流传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灵活多变,气势澎湃,观之令人震撼,再次生动地反映牧民对大自然的敬仰和赐予的感激,表达牧民与牛羊的依存和依恋关系。

剪完羊毛后剪羊毛着们每人挑选一只角型好的羊,在羊角上挂上羊毛、右手拿着羊毛、骑在羊身上排成一行,主人开始焚烟祭神,此时把羊群按本年吉祥方位放出,同时一位妇女向奔跑的羊群泼洒牛奶,当羊群跑出几百米后,这时骑在羊身上排成一行的牧民们高举手中的羊毛,一边不停地高声祈祷来年羊毛丰收,一边放出骑着的羊。最后把羊毛拧成绳,把羊毛捆扎好才算完工。每位前来帮剪羊毛的剪羊毛着授到主人家的热情款待,同时奉送一只羊的羊毛为礼品。剪羊毛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也是藏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北草原上一朵瑰丽奇葩,是藏北牧区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建设家乡的壮志豪情,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安多眼罩

安多牧民使用的“咪热”(眼罩)有着游牧一样的历史,由于特殊的高寒气候,牧民在平日的生产生活中需在雪地里长期放牧,对眼睛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如雪盲症等眼部疾病,迫使人们与自然环境抗争实践中,牧民发明了这种护眼工具“咪热”(眼罩)来防止雪盲症,过去眼罩的编织及使用很广泛,近代逐步被现代的墨镜所取代,如今藏北很少有人会编织使用这种护眼工具“咪热”(眼罩)。

“咪热”(眼罩)编织材料一般用一到二岁的黑牦牛尾毛,这种尾毛编制的眼罩戴起来比较柔软,捻线需用手搓,搓出来的线粗细均匀,编织的网眼需小而均匀。编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六十根线来编织而这六十根黑线里要加一根白线(传说白线能辟邪);另一种是用八十根线其编织方法一样,编织出来的成品类似现代眼镜,使用方便细腻柔软,使用和保管比现代眼镜方便。它是牧民在自然界中为了生存,所发明的一项手工编织的护眼工具,可以说是现代眼镜的鼻组,属藏北牧民的智慧结晶。

安多谚语

谚语是藏北牧民群众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是牧民群众长期与大自然界和本土生产及生活风俗习惯中慢慢产生并逐步完善而形成的。谚语作为藏北牧民群众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其用途为相当广泛的,特别是藏北安多县的谚语在那曲十一个县(区)中最具代表性。不仅在平时生产生活中较为普遍运用,而且多数用于赞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草场纠纷等,并藏北谚语所表达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主要表达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世道的善、恶、阴、险等等,在官司场上把双方的辩词,却能变成威武和更具说服力,在草场纠纷上可以说谚语会把双方的语句装扮成更加幽默,更加具有说服力。因此;谚语作为藏北牧民群众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具有无穷的说服力、感染力和魅力,使各类生产生活中的事情显得更生动、更精彩、更真实。藏北谚语作为牧民群众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藏北男女老少都会说几句谚语,但能够说精通谚语的人在藏北牧民群众中也不是很多。

安多谚语具有一定的共性就是谚语都具备置对方而胜己的特殊作用,一个谚语家就用谚语强词夺理,无中生有等变化多端来夺取胜利。

在安多县十三个乡镇中根据各自地域和语言等不同习俗,也有一些不同点,安多十三乡镇中有不同的口音,在表达过程语气上有所表不同,表达的内容非常生动、非常真实,可以说藏北安多的谚语变化无穷、内容及其丰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魅力,且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社会生活和各种纠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说服力。谚语是广大牧民在改造自然与自然长期抗衡的过程中,通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创造的语言简单精炼理论深刻透辟,形式多样数量之多难以估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深刻的哲理性,是斗争实践中经验的总结,更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既有较高的语言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现在年轻一代价值取向的转变丧失了传统文化兴趣,身怀这种口技艺术的艺人年式以高,濒危状况难以改变。

安多鹰笛

经考古发现证实,安多地域早在数万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并吐蕃王朝时期安多已经有多处聚群点的畜牧业,也有一定规模,大约几千年游牧民族在恶劣气候和大自然抗争中用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间传统音乐艺术,以她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粗狂奔放的旋律,遍布在那曲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鹰笛”是藏北游牧民群众从古至今相传下来的特殊而非常古老的乐器,它是游牧民族长期与大自然界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中慢慢产生并逐步完善形成的。“鹰笛”作为藏北牧民群众常用的乐器种类之一,安多县的“鹰笛”最具有代表性。“鹰笛”长短为25厘米左右,制作工艺精细它是有鹰翅骨和鹰肢骨制成的,骨管上开有一个吹孔和六个发音音孔,吹奏起来,音色明亮、高亢,曲调优美、旋律辽阔舒展、流行于藏北地区,常用于独奏是藏北青年喜爱的自娱性吹奏乐器,多在春夏放牧时吹奏。“鹰笛”是来自于大自然的乐器是受到大自然的灵性所滋润的,现代乐器难以代替蕴含了几千来的音乐艺术基因,是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种文化的交融,以及人们对价值取向的转变,欣赏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热情正在丧失。制作“鹰笛”和吹奏鹰笛的人很难在找到几个,目前安多仅有的民间艺人玉古所制作“鹰笛”的技艺和吹奏技巧要进行抢救性保护,通过他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责任编辑:郭超

主办:安多县人民政府 地址: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沈阳北路8号 电话:0896-3662162
网站标识码:5424250001 公安备案号:藏公网安备 54242502000001号 工信部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263号-1
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