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跟书有关的往事
2017-10-23 16:03:55      来源:快搜西藏    
0

我曾在那曲工作过10年,1984年8月初,我从西藏财校毕业去那曲的时候,随身携带的只有一个三年前父亲送给我的木箱,那还是我考上中专后,他送给我的礼物,里面装的是一套床上用品、几件衣服和几本书。1994年4月,当我离开那曲去拉萨时,跟随我的除了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几件家具外,还有300多本书。它们把那个木箱塞得满满的,沉得要4个人才能抬得动。此外还有4个装大米的麻袋,里面也全是书。这些书陪伴我度过了生命中一段最美好的韶华时光,每当看到它们就特别激动,脑袋里马上会浮现出一幕幕难忘的画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曲青藏公路与黑昌公路交会的地方是个十字路口,它的东边有条街,有好几百米长,一直延伸到了地区交通局大门口。街上有粮店、银行、邮局、百货公司、副食品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这条街可厉害着呢,那曲镇几万居民的生活全由它掌管,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街的中段,在银行与邮局之间,有一个低矮的土房,墙上涂了一层深灰色的泥巴,远远望去,灰头土脸的,与街上的建筑很不搭调,这间土房就是那曲地区新华书店。

说到书店,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我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喜欢看书,养成了买书的习惯。

他叫袁杰,是当时单位办公室主任,我们是邻居。袁主任的文笔很好,写一手好文章,地区很多重要材料,大都由他执笔完成,是地区有名的“秀才”。

他的房里除了一张钢丝床、一个牛粪炉和一张书桌外,最醒目的就是靠在墙上的两个书柜,里面全是书。那时晚上经常停电,点上一盏汽灯,炽热的白光映在书脊上,变幻成缤纷的色泽,还有一抹抹光晕,整个房间顿时弥漫着迷人的气息,让人心灵格外充盈。

袁主任很喜欢我,我曾告诉他,自己不愿意干会计,想去业务科室,他很支持我的想法。于是就常常安排我写请示、报告这类的小材料,可那时我的文字基础实在太差了,连这些小东西都写不出来。勉强写出来了,也会遭到被“枪毙”的命运。但袁主任并不气馁,我把材料写出来后,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帮我修改,材料如果要得急,他就把我叫到办公室,由他口授,我用笔记。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我的文字水平确实提高的很快。就这样过了大半年,我能独自起草一些小型文字材料了,还被单位推荐成为西藏日报通讯员,很快调到了业务科室,实现了最初的心愿。

可就在这个时候,我记得那是1985年8月初的一天,地委下了一个通知,调袁主任去筹备地区经济开发公司。消息来得突然,想到要跟他分别,我心里难过了好一阵。有天晚上,他把我叫到他屋里,告诉我说他要搬家了,他指着一个已经腾空的书柜说:“这个柜子送给你留作纪念,希望你继续努力,多看书、多买书!”我心里热乎乎的,感动得啥话也说不出来。袁主任搬走后,因为他常年在北京、成都出差,我们就很少见面了。

那曲这个书店外形虽然有点寒酸,可进去后会给人一种温暖。先说书店当中那个特大号的牛粪炉子吧,冬季的那曲离不开火炉,去书店的路上,有时要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等走到书店门口,人已经被冻得全身麻木了。

这个时刻,牛粪炉的作用可大了,你刚把脚迈进书店门槛,立刻会有一股热乎乎的气流扑面而来,觉得好像一下子钻进了热被窝。接着,会立刻奔向熊熊燃烧的火炉,恨不得把它抱在胸前,烤热了前身,再烤后背,等到身子暖和起来了,才会到书柜前看书。所以那曲人民常说,“牛粪是个宝,冬天少不了!”

我跟那曲书店很有缘,1986年10月,单位派我乘坐书店的解放牌卡车去林芝拉苹果。还有一年,书店会计休假,我还帮他们做过半年账,所以书店的同志我都熟悉。经常打交道的那几个营业员大姐,早就把我当成了朋友。她们的年龄都在四十岁左右,是那曲本地人,有着牧区人的淳朴和欢乐的天性。她们很爱跟我开玩笑,内容多半是要做媒,给我找个美丽的那曲姑娘当老婆。

每个季度,书店都会收到全国很多出版社的订书单,书店的同志如果看到有好书了,一定会想到我。

一旦书店有我喜欢的新书到了,营业员大姐就会打电话到单位通知我,如果我下乡了,他们会把书给我留着。有一年,我回内地休了半年假,刚走不久,阿城写的《棋王》这本书就到了。他们得知我去休假了,就把这本书用报纸包好,放在库房的桌子抽屉里。等我回来,她们拿给我拆开看时,书页里净是灰尘,让我十分感动。这本书后来跟我走了不少地方,不光是因为书写得好,更多的是因为它里面有情感。这本书就是一个缩影,把我在那曲生活期间,那曲的领导、同事、朋友们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都浓缩在里面了,对我来讲,它已经不再是一本普通的书了。

责任编辑:和永清

主办:安多县人民政府 地址: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沈阳北路8号 电话:0896-3662162
网站标识码:5424250001 公安备案号:藏公网安备 54242502000001号 工信部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263号-1
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