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县交通 通往梦的“桥梁”
2015年08月09日 16:19:52      来源:安多县网信办    
0

本网消息 安多县隶属于西藏那曲地区,东与青海省治多县、扎多县、西藏那曲地区聂荣县为邻,南与那曲县接壤,西与班戈县、双湖县搭界,北靠青海省格尔木市,地处西藏的北部,是西藏地区的北大门。

自西藏成立50周年以来,安多县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民主改革之前,安多县公路没有一条、车没有一辆,交通工具主要靠马和牦牛,大部份牧民到牧区进行货物交换时,要走几个月,途中十分艰难。那时的牧民群众,除了一根木棍外,没有任何器械可以凭借,双脚行走和借助牛马是当时最基本的交通方式,也是唯一的手段,拖抬扛背则是当时最基本的运输方式。这种纯粹的人力的交通时代,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车辆的出现这种方式才得以改善。

旧西藏,雪域高原一片黑暗落后。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老人的追忆。1959年民主改革前,“政教合一”的农奴制社会,条件非常落后,连一条像样的路也没有。若从安多县出发去地区或下乡镇,只能靠行走或骑马。

安多县若有文件(信件)报往地区或发往乡镇,只能靠骑马送往。路上若是遇到风雪天气,则文件(信件)送达的时间将会被延迟最少一个星期。为了更深的了解旧时安多县的交通情况,扎曲乡老阿妈德吉声泪俱下地回忆说道:“自己没有吃、没有住、没有人身自由,随意被农奴主打骂、处罚。想去远点的地方,只能是步行、骑马或是牦牛拖车,生活条件尤其艰苦。穷苦点的人家,只能背着孩子出去乞讨。德吉阿妈说,她背着孩子和妈妈从扎曲乡开始步行乞讨,一路乞讨到拉萨。乞讨过程中,因为实在太饿,只能用捡到的发霉的食物、草根、废纸充饥。自己背着的孩子也因为吃不到东西患了麻疹,母子俩差点死在了乞讨的路上。三人走到拉萨的时候,已经是近两个月后了。

在拉萨,当她的妈妈看到农奴主用刑具把农奴的手、脚砍断、挖眼等残忍刑罚后,心里承受不了,大脑受刺激,变疯后就去世了。乞讨中看到农奴主将赤着脚的农奴当成了牛、马一样,三五个农奴拉坐着两三个农奴主的车子,车子上还放满了各种货物。那些农奴拉着车,走在满是碎石的路上,脚上被磨起了水泡,黑漆漆的一双脚分不出是磨出的血是什么。要不是当时自己、妈妈体弱多病还有孩子患了麻疹,当时自己也被农奴主抓去了。一路上,看到牧区的农奴帮农奴主干了一整天的劳动,有的农奴没有饭吃,有的晕倒了,有的被打得伤痕累累,满身的伤疤,有的脸上还刺有狗脚样形状的烙印,诸如此类惨不忍睹的事数不胜数。

老阿妈带着孩子在外乞讨了十几年,看到过各种各样的悲惨人生。直到新西藏到来后,老阿妈才坐上车子用了三天时间就回到扎曲乡,从此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讲到新西藏,老阿妈满怀深情地讲解了1959年以来,西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历数自己经历和看到的变化,真正享受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真心歌颂党的恩情。告诉青年一代要珍惜现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共产党,要永远跟党走。

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也愈来愈快,车辆成了人们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自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改变了旧的落后生产关系。安多县现有国道109线纵贯南北,青藏铁路更是在安多县设有安多站,乘火车可前往全国各地。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安多县牧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安多县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如今,交通已由过去的骡马驿站,变成了今天的以公路、国道、铁路为主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通讯,也由过去的信差驿站,变为了今天的光缆、数字通讯、移动通讯等现代化高科技通讯体系。安多县境内因青藏线贯穿全县300多公里,并有县城,多玛区住地和11个乡临公路,安多县城以安狮路、沈阳南路、通站路、文化路、高原路为主干线给安多县带来交通上的方便,也为安多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西藏成立50周年以来,西藏的交通和经济高速发展。2014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排在全国第一位。2015年西藏正在积极开展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项目,并力争今年全区公路通车突破8万公里。

目前,公路和铁路的综合交通网已经形成。安多县的交通建设正在书写安多县交通发展史上的精彩篇章,一条通往梦的宏伟“桥梁”正在慢慢成长。

责任编辑:高莉

主办:安多县人民政府 地址: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沈阳北路8号 电话:0896-3662162
网站标识码:5424250001 公安备案号:藏公网安备 54242502000001号 工信部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263号-1
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